内蒙古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内工大 党发〔2023〕27号
为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教党〔2016〕58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价值引领、成长服务、学习指导相结合,优化完善顶层设计,构建网络育人体系,筑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丰富网络思想文化产品供给,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大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融媒体矩阵建设。完善学校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学习强国号、短视频平台、易班平台、学校官网等平台建设,构建立体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矩阵,加强新媒体工作平台的规划设计,实现各网络平台功能定位和特色的科学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持续提升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性与影响力。
(二)加强学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围绕“宣传+育人+舆情+服务”的建设思路,科学融合媒体平台、资源和人员,用好新技术、新手段,畅通全流程数字化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实现新闻宣传、精品创作、人才培养三大效益的新路径,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三)提升校园新媒体工作合力。建立内蒙古工业大学新媒体联盟,实现校园新媒体的有效联动、聚合传播,畅通校园媒体资源整合与服务信息共享的机制和渠道,不断提升校园新媒体传播力,做好“统一发声”和“百花齐放”,形成网络宣传和教育的合力。
(四)建立专兼结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完善以学生思政工作队伍、思政课教师、学生骨干为主体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建设新媒体宣传队伍、信息员队伍、网络评论员队伍等工作队伍。积极引导支持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党政干部和教学名师参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校内网络名师培育支持计划,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开设新媒体微专业,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学生新媒体团队。
(五)强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与管理。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的培训与管理,纳入学校思政队伍培训计划,通过定期培训、挂职锻炼等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学生队伍的培训,定期开展素养培训、沙龙交流、“比武练兵”等活动,提升学生骨干队伍的传媒素养水平。
(六)建设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库。培育“理响工大”微课等育人品牌,组织思政课教师将学术研究与网络引领有机结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等主题,创新话语体系,将学术话语和教学话语转变为网络话语,开展网络解读与宣讲。
(七)创作和传播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加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与应用,进一步丰富优秀网络内容产品供给。发挥好以辅导员、学生骨干为主体的新媒体宣传工作队伍作用,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制作和传播贴近大学生的微视频、微动画、微文等网络内容产品,形成一批网络文化活动精品成果。
(八)开展网络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教育等进网络,将网络素养教育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安全宣传月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微展示、微讨论、微讲堂等“微”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甄别、抵制、批判能力,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生态。
(九)强化学生网上思想行为分析研判。建立健全学校和学院两级学生思想动态采集、研判、报送机制,推动“接诉即办”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员队伍工作机制常态化,定期开展学生网络思想情况调研,掌握和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和相关诉求,探究学生个体偏好及行为习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个性化、精准化施策。
(十)加强网络舆论应对与引导。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要求,探索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办法。以辅导员、青年教师、学生骨干为主体,强化网络评论员队伍常态化建设,加强网络评论工作技能培训,及时组织实战演练,用大学生喜欢的“网言网语”宣传思想,唱响网络主旋律,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牵头,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具体实施,各单位协同联动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党委宣传部负责对全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总体规划、推进落实,负责学校新媒体联盟的组织工作和官方宣传平台的建设工作,以及网络评论员队伍组织管理工作,统筹学校网络舆论监督和引导。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建设好以辅导员为主体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校团委负责做好学生网上网下舆情收集和专题性调研,建设和管理好校院两级学生信息员队伍,注重发挥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作用,开展好富有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组织思政课教师打造网络思政教育品牌,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各相关部门和学院加强工作谋划,具体落实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使工作科学、可持续地发展。
(二)加强工作保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工作保障,积极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计划财务处将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按照生均40元标准列入学校年度预算。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党委宣传部研究创建融媒体中心,打造新媒体资源网络共享空间。人事处、科研处积极探索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把优秀新媒体团队学生骨干列入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评选范围。党委宣传部、科研处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项目研究的支持。党委宣传部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和典型工作案例的宣传。
(三)加强考核管理。要把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规划,抓好落实。按照《内蒙古工业大学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相关要求,维护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对所在单位部门师生员工自媒体的日常监管。党委组织部和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年度院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以及辅导员工作考核,突出目标管理,强化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