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教务公告

关于制定2024级科教融汇卓越工程师创新实验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5年10月10日 17:06   浏览数:次   来源:  



内工大  教务字2025〕56

 



关于制定2024级科教融汇卓越工程师创新实验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

根据《内蒙古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创新实验班实施方案》(内工大 校发〔2024〕18号)有关要求,学校决定组织制定2024级科教融汇卓越工程师创新实验班(以下称为“博学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制定范围

2024级“博学班”各专业学生。

二、培养目标

“博学班”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宽厚基础知识、浓厚学术兴趣、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批判性思维、终身学习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三、基本原则

(一)落实立德树人

坚持铸魂育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教育引导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学生的成长方向。

(二)坚持成果导向

以终为始,紧紧围绕“博学班”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毕业后5-10年的发展,反向设计课程体系,统筹设置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持续发展力和社会贡献力。

(三)实施个性化培养

充分调动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术导师“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作用,充分关注学生的特长、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一人一方案”,开设特色课程,因材施教更加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更加充分发展

(四)强化能力培养

全程贯穿项目化学习和实践,开展跨学科任务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操训练,采取过程化、开放式考核方式,将课程教学和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实践活动等有机衔接,分阶递进地持续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创新研发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组织实施

(一)成立校院两级工作组

1.学校工作组。学校组织专家团队,成立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负责指导博学班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

2.学院工作组。各相关学院成立博学班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负责本单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具体实施。由分管教学副院长任组长,系主任、相关专业负责人、博学班学术导师等为成员。

(二)博学班特色课程设置

博学班培养方案在学生原专业培养方案(2025修订版)基础上制定,设置特色课程并置换原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关课程学分。

1.博学班素质拓展选修系列课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设置素质拓展选修系列课。该类课程由学校统一设置,通识教育选修系列课程8学分包括:艺术类课程(2学分)和四史类课程(1学分)在模块中学生自选,包括沟通与表达(1学分)、跨学科3D打印2学分)、创新思维训练(1学分)、AI技术及应用(1学分)。学生需在第3-7学期修读最低8学分,置换原专业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

2.博学班导师系列课

为强化学术导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设置导师系列课。该类课程由学术导师结合本专业及个人科研方向等,设置门课,每门课2学分,分别在第4,56学期开设,鼓励各学术导师联合开设。学生修读最低6学分,置换原专业的学科前沿课、专业必修课学分。

3.博学班“智能+”学科交叉项目课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设置“智能+”学科交叉项目课2学分。该课程由学术导师以项目化形式进行授课。学生需运用跨学科理论、方法,在第5,6学期及第学年暑假修读,置换原专业跨学科交叉课学分,7学期由导师记录成绩

4.博学班创新实践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设置博学班创新实践课程。该课程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利用各类资源对专业领域知识进行创新性重组,以主题化形式设置,2学分,在第4-7学期修读开展,第7学期由导师记录成绩,置换原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学分。鼓励学生联合开设。

5.博学班科研训练

为培养学生的学术和科研能力,设置博学班科研训练。该类课程内容可包含学生主讲学术讲座、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参加学术夏令营、开展项目研究、撰写发表科研论文等,2学分。学生在第4-7学期完成,7学期由导师记录成绩,以相应成果进行学分认定,置换原专业的专业创新实践专业选修课学分。

(三)进度要求

1.学院工作组名单报送(协同邮箱)10月12日;

2.学院组织培养方案制定,提交2024级博学班个人计划新增和删除课程列表:10月11日-10月20日;

3.教务处审核:10月21日-25日;

4.学校论证审定:10月26日-10月31日。

 

联系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科,张辰楠

联系电话:6577130

邮箱:“张辰楠”协同邮箱

 

附件:2024级博学班个人计划新增和删除课程列表示例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务处

2025年10月10日  


下一条:关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重修等补报名工作安排的通知